说力凯当年是东莞鞋业巨头一点都不夸张。鼎盛时期员工达两万人左右。在2008年的时候,时任国家总理的温家宝也来视察过。我的很多朋友,包扩台湾人都在力凯做过高管。一夜之间说要关门就关门了,不仅感慨良多。
羊城晚报讯记者余晓玲报道:今年东莞厚街赤岭工业区内新春招工市场上,绿洲鞋业成了主力军,东莞曾经的用工大户——力凯鞋厂却不见踪影。有劳务派遣公司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力凯鞋厂倒闭了。”
记者通过多方走访了解到,力凯鞋厂在2006年至2008年用工量曾达到一万八千人,目前力凯鞋厂还在生产中,不过仅剩下300多名员工,即将关停在莞生产线。3月10日,东莞厚街赤岭村委会一位分管外经的负责人对记者说,力凯鞋厂是东莞厚街赤岭村最早落户的台企,做完这个月就要遣散所有员工,全线关停。
曾经辉煌高峰月产90万双鞋
3月4日中午,在听闻“力凯鞋厂倒闭”的消息后,记者来到了位于厚街赤岭村的该厂,见偌大的厂区空空如也。门口的保安告诉记者,厂里还在生产中,只是因为是中午员工下班了所以看不到什么人。一位1999年进厂的员工告诉记者,他们在年前已经拿到经济补偿金了,因为做的时间比较长,他拿到手的有几万元,同在该厂做的老婆因入职时间更早所以拿到的补偿金比他还要高些。“目前开发部和采购部还在,我老婆就还在厂里做,我现在在等我老婆,等她出厂后准备一起回老家了。”
该员工告诉记者,他经历了该厂的高峰期,那时厂里有近两万名员工,“一天可以生产差不多四万双鞋子,比隔壁的绿洲鞋业规模还大,后来厂子规模逐渐缩小,听说老板将订单转移到了东南亚的厂,那里人工成本低”。
记者网上百度“厚街赤岭力凯鞋厂”,相关页面显示:“本公司位于广东省东莞市厚街镇赤岭管理区,本公司规模宏大,系大型外资企业,拥有6个分厂,主要产品为世界名牌运动鞋,月产能可达90多万双。”
成本提升缩小规模直至关停 曾在力凯鞋厂人力资源部门任职的邓先生告诉记者,他从2006年至2010年在该厂任职,经历了鞋厂的鼎盛期,“那时还有一家力祥鞋厂也是同一老板开的,力凯有一万八千人,加上力祥,两个厂的用工量达到2万多人。金融危机之后力祥就关了,力凯的用工规模也大大缩减。2010年时只剩下五六千人。”邓先生分析称,作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代表,鞋厂近年遭遇了用工成本上升、招工难加剧、人民币汇率升值等多重压力,缩小用工规模直至关停,成了这类代工企业的宿命,这些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企业逐渐向越南、缅甸等用工成本更低的国家迁移。
与力凯鞋厂一条马路之隔的绿洲鞋业,目前仍有员工七千多人。该厂曾经也有一万多人的用工规模,其人力资源部门相关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政府规定最低工资标准从5月1日起上调,为了吸引员工,该厂从3月1日开始提前上调底薪。“此次上调底薪后,每双鞋子的成本要增加0.5美元,我们一个月鞋子的产量大概在一百万双左右,你可以算算,成本大概要增加多少。”该工作人员表示,增加的主要是人力成本,老板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但不调薪水就招不到人,更留不住人。
村委会称只影响了村民房租
“力凯鞋厂1990年左右在我们村落户建厂,属于村里最早的台资企业,做完这个月就要遣散掉所有员工了,全部关停。”厚街赤岭村委会一位分管外经的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因为鞋厂是台商自己买地自己建的厂房,该厂的关停对村集体收入基本没什么影响,但对周边村民的房租收入还是有一些影响的。
据介绍,力凯鞋厂高峰期时有一两万人,当时该村的外来务工人员达到五六万人,如今随着部分鞋厂的关停和用工规模的缩减村里外来务工人员大概还剩下两三万人。“鞋厂关停主要是受大环境影响,村里也是无能为力。” |